天人合一(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道法自然
天地合德《周易》
变通得久《周易》
大同《礼记》
礼行乐兴《礼记》
奉三无私《礼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礼记》
里革断罟匡君《国语》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君子有三畏《论语》
天何言哉《论语》
不违农时《孟子》
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荀子》
天行有常《荀子》
天长地久《老子》
道法自然《老子》
道常无名《老子》
三生万物《老子》
道生德蓄《老子》
庖丁解牛《庄子》
不材之木《庄子》
浑沌之死《庄子》
轮扁斫轮《庄子》
省官《管子》
贵信(节选)《吕氏春秋》
奉天法古董仲舒
原道(节选)刘勰
物色(节选)刘勰
天论(上)刘禹锡
天论(中)刘禹锡
天论(下)刘禹锡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
君子爱夫山水郭熙
身即山川以画山水郭熙
天生万物各得其所吕祖谦
天大无外吕祖谦
三见山水青原惟信
墨竹赋苏辙
天人异形,所继惟道王夫之
依天立命,天人一理王夫之
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涛
以万物为师邹一桂
题画文·竹(其二)郑燮
造境与写境王国维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王国维
出入宇宙人生王国维
民胞物与
泰誓(节选)《尚书》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桑林祷雨《吕氏春秋》
网开三面《吕氏春秋》
过故人庄孟浩然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丰乐亭记欧阳修
西铭张载
明诚互致,天人合一张载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游山西村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田园杂兴(选二)范成大
尽心知性
诚明《礼记》
尽心知性《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圣人有情而无累《三国志》
秋日偶成二首(其二)程颢
天地自家心《二程集》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
乐道非颜子《二程集》
观物以理邵雍
以物观物邵雍
书临皋亭苏轼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致知在格物朱熹
天地以生物为心《朱子语类》
太极与万物《朱子语类》
天道在人陆九渊
公理同心陆九渊
人者天地之心王守仁
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王守仁
人心是天渊王守仁
山水媚道
赠从弟(其二)刘桢
赠兄秀才入军诗(选二)嵇康
杂诗(其三)张协
敕勒歌《乐府诗集》
兰亭集序王羲之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谢灵运
土地人物之美刘义庆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刘义庆
会心处不必在远刘义庆
山川之美刘义庆
山川使人应接不暇刘义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与朱元思书吴均
江水注(节选)郦道元
渡青草湖阴铿
入若耶溪诗王籍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山行留客张旭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宿建德江孟浩然
终南望余雪祖咏
汉江临泛王维
终南山王维
山居秋暝王维
鸟鸣涧王维
山中王维
独生敬亭山李白
望庐山瀑布(其二)李白
后游杜甫
望岳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韩愈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雪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
鲁山山行梅尧臣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江上五首(其二)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王安石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苏轼
襄邑道中陈与义
沁园春(叠嶂西驰)辛弃疾
沉醉东风·秋景卢挚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听蕉记沈周
记雪月之观沈周
海行杂感(其七)黄遵宪
赏游登临
观沧海曹操
临高台王融
小园赋(节选)庾信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登鹳雀楼王之涣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
醒心亭记曾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赤壁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陆游
游园不值叶绍翁
虎丘记(节选)袁宏道
满井游记袁宏道
湖心亭看雪张岱
随园记袁枚
田园逸趣
归田赋张衡
时运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园田居(选二)陶渊明
饮酒(其五)陶渊明
野望王绩
江村即事司空曙
渔歌子(其一)张志和
渔翁柳宗元
村行王禹偁
好事近·渔父词(其一)朱敦儒
小园(其一)陆游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关键词
序言
目录
前言
道法自然
天地合德《周易》
变通得久《周易》
大同《礼记》
礼行乐兴《礼记》
奉三无私《礼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礼记》
里革断罟匡君《国语》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
君子有三畏《论语》
天何言哉《论语》
不违农时《孟子》
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荀子》
天行有常《荀子》
天长地久《老子》
道法自然《老子》
道常无名《老子》
三生万物《老子》
道生德蓄《老子》
庖丁解牛《庄子》
不材之木《庄子》
浑沌之死《庄子》
轮扁斫轮《庄子》
省官《管子》
贵信(节选)《吕氏春秋》
奉天法古董仲舒
原道(节选)刘勰
物色(节选)刘勰
天论(上)刘禹锡
天论(中)刘禹锡
天论(下)刘禹锡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张璪
君子爱夫山水郭熙
身即山川以画山水郭熙
天生万物各得其所吕祖谦
天大无外吕祖谦
三见山水青原惟信
墨竹赋苏辙
天人异形,所继惟道王夫之
依天立命,天人一理王夫之
混沌里放出光明石涛
以万物为师邹一桂
题画文·竹(其二)郑燮
造境与写境王国维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王国维
出入宇宙人生王国维
民胞物与
泰誓(节选)《尚书》
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桑林祷雨《吕氏春秋》
网开三面《吕氏春秋》
过故人庄孟浩然
醉翁亭记欧阳修
丰乐亭记欧阳修
西铭张载
明诚互致,天人合一张载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游山西村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田园杂兴(选二)范成大
尽心知性
诚明《礼记》
尽心知性《孟子》
万物皆备于我《孟子》
圣人有情而无累《三国志》
秋日偶成二首(其二)程颢
天地自家心《二程集》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集》
乐道非颜子《二程集》
观物以理邵雍
以物观物邵雍
书临皋亭苏轼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致知在格物朱熹
天地以生物为心《朱子语类》
太极与万物《朱子语类》
天道在人陆九渊
公理同心陆九渊
人者天地之心王守仁
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王守仁
人心是天渊王守仁
山水媚道
赠从弟(其二)刘桢
赠兄秀才入军诗(选二)嵇康
杂诗(其三)张协
敕勒歌《乐府诗集》
兰亭集序王羲之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谢灵运
土地人物之美刘义庆
松柏之质,经霜弥茂刘义庆
会心处不必在远刘义庆
山川之美刘义庆
山川使人应接不暇刘义庆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与朱元思书吴均
江水注(节选)郦道元
渡青草湖阴铿
入若耶溪诗王籍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山行留客张旭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宿建德江孟浩然
终南望余雪祖咏
汉江临泛王维
终南山王维
山居秋暝王维
鸟鸣涧王维
山中王维
独生敬亭山李白
望庐山瀑布(其二)李白
后游杜甫
望岳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滁州西涧韦应物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韩愈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江雪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柳宗元
鲁山山行梅尧臣
淮中晚泊犊头苏舜钦
江上五首(其二)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王安石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苏轼
襄邑道中陈与义
沁园春(叠嶂西驰)辛弃疾
沉醉东风·秋景卢挚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听蕉记沈周
记雪月之观沈周
海行杂感(其七)黄遵宪
赏游登临
观沧海曹操
临高台王融
小园赋(节选)庾信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登鹳雀楼王之涣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
醒心亭记曾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赤壁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陆游
游园不值叶绍翁
虎丘记(节选)袁宏道
满井游记袁宏道
湖心亭看雪张岱
随园记袁枚
田园逸趣
归田赋张衡
时运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归园田居(选二)陶渊明
饮酒(其五)陶渊明
野望王绩
江村即事司空曙
渔歌子(其一)张志和
渔翁柳宗元
村行王禹偁
好事近·渔父词(其一)朱敦儒
小园(其一)陆游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读陶渊明的诗,我们就觉得他是一个把世界看得特别通透的人,心平气和地跟我们聊家常。他的心里是通透的,所以他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才是通透的。他不急着把每一句话都送到我们的耳朵里,他的心里通透,知道把每一句话送到我们耳朵里也不见得有用,我们就听见哪句算哪句,一切随缘。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的身体就好比是你的房子,你的灵魂住在这个房子里,房东是你的父母。房东关心房子总是比房客多一点。所以好好爱护这个房子,就是房客对房东最大的尊重……“
在我们生命的经验里,最容易接触到的比生命更美好的东西,就是爱情;而那种让人不能忍受,比死亡还可怕的东西,并不是道德的谴责,而是孤独。“
所谓尽孝,就是以子女心安为度。不光尽孝,儒家的一切礼法,本来都是以心安为度,礼法规定的都是上限,不是下限,下限是自己心安。
情商第三
讲完了夫妇和父子,接下来就该讲兄弟和朋友了,也就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对此,我想讲讲有关情商的话题。网上很多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包括对史书的解读,都存在一个问题情商不够,听不出话里的话来。话里有话是一切发达文明的共性。
在一个文化共同体里,一个共同的语境里,人们应该能互相听得懂对方话里有什么话。所以我认为,讲中国文化,得重点讲如何理解中国人话里有话。
在爱情里,夫妇这种形态比较单纯,排除了很多可能存在的外界干扰,这是爱情的理想状态。学理科的同学应该知道,所谓“理想状态”,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状态,而是指最简单的状态,最好分析的状态。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命题,出自于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诚明》:“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但向上溯源,可以发现,这一观点,早已扎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处在当下,如何安顿“人”与“自然”的关系呢?愿本书所选释的古典诗文,能带来启发。
书摘插图
道法自然天地合德
〔解题〕题目据正文拟。《周易》相传为周文王所作。关于周易之名,“周”字大略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周朝,即《周易》即周朝之《易》书;二是指周普,即指无所不包。“易”有三义:一为“变易”,即天下万物皆是变易不居的;二为“简易”,书中所讲皆是阴阳变化而已;三为“不易”,指一切皆变,唯变不变大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相合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合乎道罢了,也就是合乎天地万物自然变化之理,也即自然界之运行规律。“先天不违”,指意在行先,默然与天合契。“后天奉天”,指知天理而风行。所以无论先天后天,其实还是人要合于天,其内在理念即天人合一。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1],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2],后天而奉天时[3]。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周易·乾卦·文言》
[1]合:符合,相同。
[2]先天:先于天象,此谓自然界尚未出现变化之时,就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
[3]后天:后于天象,此谓自然界出现变化之后,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变通得久
〔解题〕这篇选文常被视为八卦的起源,换个角度,此段正是演化了人类文明的起源。所谓包牺氏也好,黄帝、尧、舜也罢,在传说中皆是中华文明的祖先,被视为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只是他们能够探究天地自然的玄奥,来结网捕鱼、耒耜耕种,聚货为市,垂范衣裳,舟楫以通,牛马载重,门托防暴,杵臼舂食,弓矢威服,宫室遮雨,棺椁定丧,书契以决等等。所有这些文明之创制,皆是由于“观象于天”“观法于地”,也就是探究自然之奥秘,同时要根据“进取诸身”,即要根据人类自身情况而发明创制。所以,圣人一定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化身,既能探秘宇宙自然的玄秘,又能通达人情,所以所有的发明创造皆是合乎人情需求与合乎历史发展的。后世魏晋玄学思想家讨论的“圣人有情无累”的观点也可在此找到发端。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1],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2],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3]。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4],盖取诸离[5]。包牺氏没,神农氏作[6],斲木为耜,揉木为耒[7],耒耨之利[8],以教天下,盖取诸益[9]。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0]。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11],通其变,使民不倦[12];神而化之,使民宜之[13]。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14]。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15],盖取诸乾、坤[16]。刳木为舟[17],剡木为楫[18],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19]。服牛乘马[20],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21]。重门击柝[22],以待暴客,盖取诸豫[23]。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24],盖取诸小过[25]。弦木为弧[26],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27]。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28],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29]。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30],丧期无数[31]。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32],盖取诸大过[33]。上古结绳而治[34],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35],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36]。——《周易·系辞》
[1]包牺氏: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古书多作“伏羲”“伏牺”“庖牺”“宓戏”“伏戏”,亦称“牺皇”“羲皇”。
[2]与地之宜:此谓适宜存在于地上的诸种事物。
[3]神明之德:阴阳变化的德行。万物之情:世间万物的情状。
[4]作:创造。罔罟(wǎnɡ ɡǔ网古):罔,同“网”。古书中捕兽的网叫“罔”,捕鱼的网叫“罟”。此谓鱼网。佃(tián田):同“田”,田猎。渔:捕鱼。
[5]盖:表推测语气。离:六十四卦之一,上下卦均为“离”,象征附丽。离有“目”象,上下两目相重合在一起,象征了罗网的孔眼结构。罗网的制作未必取法于离卦的卦理,而是由于卦象与物象有相似之处,以下所引也大都与此相类。
[6]神农氏: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教人农耕,亲尝百草的人物。一说即“炎帝”。
[7]斲:同“斫”,砍削。揉:使木弯曲。耒耜(lěi sì磊肆):我国古代原始的翻土工具,靠脚踩把下端的“耜”刺入土中,然后用手操纵曲柄“耒”以翻掘土壤。初,上下两部分均为木制,故有斲揉之称。
[8]耨:耘田。利:好处。
[9]益: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巽,象征“增益”。由于下“震”为动,上“巽”为木,为入,恰如耒耜二体均为木制,操作时上入下动,故文中推测神农氏取此象征以制耒耜。
[10]噬嗑(shì hé是何):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离,象征“咬合”。由于上离为日,为明,下震为动,恰如“日中”而集市兴动,且贸易交合与“咬合”之义相通,故文中推测神农氏取此象征以规定“日中为市”。也有认为“噬嗑”与“市”“合”音近相借,故取此象征。
[11]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传说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此三人均为传说中上古之人。
[12]通其变:此谓变通前代的器用、制度。不倦:犹言进取而不懈怠。
[13]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根据事物的微妙之处而变化,使百姓能够各得其所需。即随着时代的变化,根据百姓所需而变化前代的器用、制度。
[14]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有”卦的上九爻辞,谓从上天降下祐助,吉祥而无所不利。此处援引以说明黄帝、尧、舜能运用《周易》的“变通”之理,故无所不利。祐:谓天、神等的祐助。
[15]垂衣裳:传说在黄帝之前,人们穿着动物的皮毛来抵御寒暑,黄帝首先创制衣裳,示范天下,人们效仿。垂:垂示,示范。
[16]乾、坤:六十四卦的开首两卦,各以“乾”“坤”重叠而成,象征“天”“地”。由于乾坤为上、下之象,古代服制上衣下裳,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两卦象征以制造“衣裳”。
[17]刳(kū哭):剖开而挖空。
[18]剡(yǎn掩):削。
[19]涣:六十四卦之一,下坎上巽,象征“涣散”。由于上巽为木,下坎为水,犹如舟行水面,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制“舟楫”。
[20]服牛:乘牛。
[21]随:六十四卦之一,下震上兑,象征“随从”。由于下震为动象,上兑为悦象,犹如马牛在下背驰,乘驾者居上而欣悦,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发明“服牛乘马”之事。
[22]重门:两道门。柝:古代巡夜者用来敲击报更的木梆。
[23]豫:六十四卦之一,下坤上震,象征“愉乐”。由于上震倒视为“艮”,其下又有“互艮”,艮为门阙、多节之木、手指之象。犹如设两道门而手持双木互相击打。另外,“豫”有“预备”之义,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设立“重门击柝”防盗。
[24]济:成,此谓舂米为食。
[25]小过:六十四卦之义,下艮上震,象征“小有过越”。由于上震为“动”,下艮为“止”,上下相配,恰如杵臼舂米的情状,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制“杵臼”。
[26]弦木:谓弯木上弦。弦,此处用作动词,上弦。弧:弓。
[27]睽(kuí葵):六十四卦之一,下兑上离,象征“乖背暌违”。由于睽卦的象征意义是事有乖睽然后合之,而弓矢之用也是制服天下之乖争者。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造弓矢、威福天下。
[28]宇:屋檐。
[29]大壮:六十四卦之一,下乾上震,象征“大为强盛”。由于下乾为“健”,上震为“动”,犹如风雨动于上,而宫室壮于下,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建“宫室”“待风雨”。
[30]封:堆土为坟。树:植树。此句谓上古葬俗既不堆坟墓,也不植树为标记。
[31]丧期:居丧之期。此句谓上古服丧,没有限定的期数。
[32]棺椁(ɡuǒ果):古代棺木,内层为棺,外层为椁。
[33]大过:六十四卦之一,下巽上兑,象征“大为过厚”。由于大过卦有此象征意义,而丧礼的制定是变简朴为繁厚,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创制以“棺椁”安葬的理解。
[34]结绳而治:谓上古未出现文字之初,用绳子结扣来记事等。
[35]书契:契刻文字。契:刻。
[36]夬(ɡuài怪):六十四卦之一,下乾上兑,象征“决断”。由于夬卦有“断事明决”的象征意义,而“书契”文字的兴起正为了明于治事,故文中推测黄帝、尧、舜取此象征以制“书契”,使“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大同
〔解题〕题目系据正文所拟。《礼记》是一部记录秦汉之前社会典章制度的书,儒家经典之一。“大同”是儒家关于社会发展之终极目标的构想,在这样的理想社会中,,“天下为公”,非一姓之天下;第二,“选贤与能”即遴选秀有才德的人治理;第三,泛爱亲民,让老有所养,一切生活不能自理之人皆能有体面的过上合适的生活;第四,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尽其通,社会生产效率极高,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第五,社会风清气正,没有阴谋算计,没有盗窃乱贼。大同世界的描写是与共产主义极其相似的世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既能够释放自己所有的活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高度繁荣进步,兼之社会道德水准极高,人与人、人与自然皆和乐相处。这虽是道德倡导、理想构建,但至今读来仍富有积极指导意义。
前言
前言
当今时代,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的时代。不再是旧邦维新,而已是新邦更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文化建设的各项议题相继提上日程。相信所有富于人文情怀的人,都会欣喜地发现,随着学界精英与社会大众之间越来越频繁的交流,一些学术命题已经深入人心,譬如“中庸之道”、“和合之美”、“礼法合一”等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阐释的关键词和经典话语,已进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思维视野。其中,“天人合一”应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思想话题。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命题,出自于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诚明》:“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显而易见,这里的“天人合一”,相通于周敦颐《通书·志学》所谓“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都致力于阐述心性儒学视阈下的圣贤人格养成模式。此处所谓“天”,含有“天理”、“天道”之意蕴。惟其如此,“天人合一”在这里就意味着人类良知发现过程中精神澄明境界的生成原理,换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遵循自然天性的发生原理和发展规律来实现人为修养的人格理想。在这一过程中,自然与人为的高度契合关系,尽管属于人类精神现象,但同时又在主观世界内部分解出另一种意义上的主客观关系,也因为如此,由宋代心性哲学家提出的“天人合一”命题,看似毫不涉及人与自然的主客观关系,实际上却隐含着与此相通的思想原理。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中华文明史上的“宋型文化”时代,是一个哲学与科学同步发达的时代,理学家朱熹所强调的“格物致知”,文艺家苏轼所强调的“技道两进”,显然有着某种相通的性质,比如沈括的《梦溪笔谈》,在阐明“阳燧照物皆倒”这一科学现象时,同时就引申到“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的心性哲学论题。总之,正因为“天人合一”的完整命题是由宋人提出来的,而宋人的学术风格和思想精神,分明具有哲学与科学彼此相通的特性,所以,“天人合一”完全可以在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和阐发。
不言而喻,这种足可双向阐发的“天人合一”说,具有总结思想史历史经验并提炼思想史之思想精神的特殊价值。站在这样一种“天人合一”说的思想高度上,回望诸子百家的“天人之学”,透过各执一端的话语交织网络,人们自会发现,从《论语·阳货》记载孔子之言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到《荀子·天论》指出:“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未明言“天人合一”之语而隐含“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实际上可以分解为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和同样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精神。正因为如此,当我们今天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精神时,千万不能脱离其社会与自然交感一体的大历史语境,尤其要注意一个涵涉多元的核心问题,那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情怀和社会理想。
由此,我们不禁想到《庄子·大宗师》中的一些精彩文字: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相与语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孔子曰:“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一书中,时常有孔儒师生的身影,只不过这里出现的孔子及其弟子,总会心悦诚服地申说道家庄子学派的思想观念就是了。在上引《大宗师》相关文字中,不仅有着“鱼水关系”的形象喻说,而且有着“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这样的抽象命题,进一步,不仅有着“相忘于江湖”的“鱼水关系”式的终极判断,而且有着“人相忘乎道术”之人学思维的终极判断。如果说“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著名寓言,早已深入人心,缘乎此而提出的“相忘于江湖”的生命哲学底蕴和生态哲学意义,也有了不同层次的阐发,那么,由此再进一层所抵达的“人相忘乎道术”境界,尤其是《庄子》一书何以要把“江湖”与“道术”对应起来这样的问题,迄今未见真正鞭辟入里的思想分析和理论阐释。殊不知,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精彩思想,在这里恰恰得到了生动而且充分的呈现。至少,庄子学派已经自觉到,与其倡导危难困境中的生命救助,不如共同创造一个没有危难的世界,在这一特定的意义上,道德心的培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自由的生命意态只能产生在充满无限可能的生态环境之中。岂止如此,按照“鱼”的生命原理而“穿池以养给”,分明是一种“人”的文明行为,人类因此而收获“改造自然”的成就感,因此而提炼出“自然的人化”的哲学命题,但是,当“人”处于和“鱼”一样的境地而期盼另有“造物者”来“穿池以养给”时,“造物者”真会及时出现吗?值此之际,《庄子》一书所提出的“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就显得意味深长而学理精深了。
于是,可以来讨论人与自然之关系的双重含义:其一是指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二是指这种关系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然”的。前者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说的是“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参照中华先贤的哲思智慧和人文情怀,在这个问题上,从孔子慨叹“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开始,就有一种人类自我反省的意识,而其所以反省的观念指引,则是“天”这一自然存在高于人类智慧的特定感悟,《老子》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逐层推导,也在呈示着大体相同的价值追求,尽管老子之所思含有超越于“天”而无限追问的“道”学意味,而孔子感慨似乎止于对“天意”的尊崇,原始儒道两家的“天人之学”,实质上都不是简单地在追求“人向客观自然的生成”。兴许,孔儒师生颠沛流离的游说生涯,使他们倍感“言”之无用,所以领悟到天地万物自然运行的无为的成功,就像历史上往往是仕途受挫者容易萌生退隐田园的念头一样,失意于此者倾心于彼,人与自然的关系,缘乎此而必然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
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将道家老庄之学概括为“无为之道”。这其实是不精准的。于是需要换用《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经典表述,至于对“无为而无不为”的进一步解释,就需要引用“相为于无相为”了。无论是就社会人际关系而言,还是就人与自然之关系而言,关系总是就其相互联系而言,“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是为“相为”,“相忘于江湖”是为“无相为”,“相为”是有条件的,“无相为”也是有条件的,后一个条件看似是对前一个条件的否定式超越,实则是对它的正面改造,此即“穿池以养给”之谓也。基于如此这般的实践经验之旅,“相为于无相为”的意思,绝不是让“无相为”成为“相为”的本质,恰恰相反,倒是要让“相为”成为“无相为”的内在本质,再具体一点讲,就是要以“无相为”为终目的来展开“相为”之实践。蕴藏在如是思想话题中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曾被中国思想史所反复阐释。譬如魏晋玄学语境下“应物而无累于物”的著名观点,又譬如宋学心性哲思语境下的“以物观物”的经典命题,等等。
基于以上认识,可以进入李白诗意世界。
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意境高远,情韵悠长,尤其是在“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这一点上,表现出“天人合一”的特殊旨趣,可惜历来的赏析文字未及充分阐发。
诗题中的“独坐”一旦展开为整体诗境中“相看两不厌”的“人与自然”之契合,“独”字所传达的意思,便不再是孤独一类的主观意趣,而是让一切陪伴者都离开,从而体验直面“纯粹本体”的哲思意味。不仅如此,李白此诗之所以意象鲜明而意蕴深邃,又因为其间意象绝非“独坐”之人与“独去”之云的心物对应,以及“独坐”之人与“独立”之山的心物对应,同时分明还有“高飞”之鸟!恰恰是“众鸟高飞尽”这“发唱明亮”的起首一句,自然而然地引发出“天高任鸟飞”的言外之意,这样一来,就有一种笼罩全篇的无限逍遥意态。在这里,我想强调指出,“众鸟高飞尽”的意象,使人联想到庄子的“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由此传达出来的终极价值观念,是为人类诗意栖居创造无限自由空间,而“孤云独去闲”的一个“闲”字,呈现出闲庭信步般悠闲自在的从容节奏。
如今的人们,能否用诗人李白的思想意态来安顿“人”与“自然”的关系呢?愿本书选释的古典内容,能有助于世人修成“相看两不厌”的“人与自然”完美契合境界。
韩经太
2017年6月8日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7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好评(130+)
- 内容齐全(578+)
- 一星好评(558+)
- 字体合适(245+)
- 快捷(219+)
- 超值(426+)
- 速度快(65+)
- 体验差(218+)
- 强烈推荐(93+)
- 品质不错(403+)
- 引人入胜(391+)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 2025-01-13 23:55:17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通***蕊: ( 2024-12-20 16:30:0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菱***兰: ( 2025-01-02 22:08:59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孔***旋: ( 2024-12-26 01:51:3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辛***玮: ( 2025-01-08 00:18:1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曹***雯: ( 2025-01-12 18:32:3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訾***雰: ( 2024-12-19 13:49:5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晏***媛: ( 2024-12-30 00:24:00 )
够人性化!
- 网友 索***宸: ( 2025-01-11 23:51:49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敖***菡: ( 2024-12-25 02:54:34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2023秋新版小学生一年级上册冀教版数学书同步训练测试卷子68所期末冲刺100分完全试卷1年级上学期河北版期中单元专项考试题练习册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苏轼传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2023秋新版黄冈随堂笔记人教版PEP英语五年级上册小学课前预习书英语同步训练人教版PEP同步练习册学霸课堂黄岗笔记五年级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商务日语翻译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麦克米伦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精)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音乐 二年级上册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海外直订Tarheel Lagoon Lake Safety Book: The Essential Lake Safety Guide For Children Tarheel泻湖安全手册:儿...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9787567518087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 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