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云端 -焦土故事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18 00:00:38

焦土故事 pdf 在线 2025 epub 免费 书籍 下载

焦土故事精美图片
》焦土故事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焦土故事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62303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2
  • 页数:192
  • 价格:5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18 00:00:38

内容简介:

人类正处于数字时代,更准确地说,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当所有人都惊叹于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却很少有人思考过它如何被发明出来,受到何种控制,以及对人类的真正影响。

乔纳森·克拉里说出了数字资本主义中显而易见却从未被正视的社会病症,戳穿了人类因科技而快乐的假象。“焦土”意味着一个富有生机的地方退回到贫瘠的状态,同时丧失复苏的能力。人的异化、社会凝聚力的涣散、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些问题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前所未有地加剧。作者怀着赤子之心,极富洞察力地深挖这个时代的病源,并邀请所有人加入寻找未来出路的队伍!


书籍目录:

推荐序

第一部分

现代工业文明让世界处在消亡的边缘,社会形态和社区的消亡与人类共同依赖的地球生物系统的消亡捆绑在一起。当前,我们正在经历资本主义最后的阶段——焦土阶段。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新功能的开发和部署,让银行和金融业、安保和情报机构以及军方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第三部分

计算机生成的各种图像四处泛滥,极大地加剧了我们的感官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割裂。人们对色彩的感知变得浅薄,对生活环境的点滴消逝也变得不那么敏感。

注释


作者介绍:

乔纳森·克拉里(Jonathan Crary),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和艺术理论家,哥伦比亚大学现代艺术与理论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讲席教授,区域出版(Zone Books)公司创始人之一。另著有《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观察者的技术:论十九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等畅销书。

马小龙,资深译者,长期从事英文翻译工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焦土故事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焦土故事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焦土故事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直到20世纪后期,我们还会想象一下,全球精英会出于长远打算,出于保护阶级利益,以很克制的方式行事,即便是他们的政策涉及反人类罪。在1999年出版的《卢加诺报告》(TheL4 gano Report)一书中,苏珊·乔治

(Susan George)以令人毛骨悚然的超小说形式,讲述了金融家和企业战略家们如何拟定各种政策,以确保资本主义的生存和亿万富翁阶级的水久统治。乔治模拟了一份类似达沃斯(Davos)峰会的工作报告,指出了一些发展趋势和政策,而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保护以企业为主导的全球化,确保财富的积累。这份报告赤裸裸地指出,从长远看,要确保资本主义的发展前景,世界人口数必须大幅度下降(即要有几十亿人死亡)。报告最终的结论是,如果人口数没有这样大幅度下降,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资源短缺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将达到无法控制的水平。“我们不能在维持自由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同时,继续容忍数十亿无生产力的过剩人口存在。”2但这并不是一个马尔萨斯式(Malthusian)的观察,因为该报告详细列举了现有的哪些政策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人口灭绝。其中一些是政治方面和金融方面的措施,它们可以导致饥荒、流行病、种族内部长期的自相残杀、环境破坏、绝育计划等,甚至可以人为制造出一个“失败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有各种致命性的灾难。自这本书出版以来,它所列举出来的各种暴力形式,仅在刚果就造成了800多万人死亡。在刚果和许多其他地区,死亡和破坏活动仍在继续。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复合体被宣传为具有民主性、去中心化、反等级制度的本质。互联网被吹捧成

一种前所未有、不受自上而下控制、自由的思想交流方式,

必将拉平各个媒体使用的门槛。但事实并非如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有线电视广泛普及的时候,人们曾对其抱有种种期望,不过最后都落空了。与此类似,人们对互联网也一度怀有天真的热情。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互联网原本只是一项追求人人平等的技术,但因为巨头公司垄断、网络中立性被废除、隐私被侵犯等事件的发生,它没有发展成人们原本所设想的那样。这种解释显然是错误的。“数字公地”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从最开始,全球公众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意味着自己的时间被掌控、权力被剥夺,也根本谈不上个

性化的连接。互联网之所以在最初时刻看起来“更自由”或更开放,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互联网金融化及其掠夺工程需要一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直到2000年后的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才进入加速上升期。对跨国公司来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工作和消费变成了全天候模式,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互联网实现了对上网人员的大规模交叉监视和诱导,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私有化程度。媒体历史学家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把这一现象解释为企业对数字网络的控制,人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为国家机构或占领导地位的企业集团进行服务的“知识的垄断”。?虽然互联网看起来是在提供一个面向大众的、民主的信息获取渠道,但英尼斯认为,纵观历史,传播系统更大的目标一直是将地方社区和区域社区融人一个更大的区域之内,然后在这个区域内维持知识垄断,从而确保传播系统的控制者在文化和经济上的主导地位。他指出,被征服的群体很少能够有效地利用通信媒体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社会批评家伊万·伊利奇(Ivan Illich)从广义上对“工具”下了定义,包括“合理设计的工件、生产机构和具有工程功能的物品”。他写道,工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他对工具的评价基于一个根本性的对立:“一个人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方式有两种,要么主动掌控工具,要么被动地被工具所掌控。”3伊利奇认为,人们通过使用“受他人控制程度最低”的工具来获得快乐和满足感。他还提醒,“工具的增强超过一定程度,会加剧管制、依赖、剥削和无能”。20世纪90年代末,在伊利奇去世前几年,他指出,技术原本是一种工具,可以让人实现自己的目的,人们通过它可以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但这样的时代结束了。他看到,社会上传播的技术,已经将人整合到技术规则和技术操作之中。人类的有些行为在以前至少可以实现部分自主,现在却变成了“系统适应”。‘这种状况前所未有。置身这样的现实之中,人类所追求的任何目标、所要达到的任何目的,都已经背离了初衷。


尽管互联网复合体展现了其在历史上的独特性,但它也只是对已有社会运作方式的放大和强化。这些社会运作方式要么已经存在多年,要么它们的一部分已经在现实中存在。互联网复合体并不是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各类元素的整合。这些源自不同时代、具有各类用途的元素,其中一些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如爱迪生(Edison)和西屋电气(Westinghouse)设计并用于电流收费的技术配置,后来这一技术被JP。摩根获得。实现世界的完全互联一这是一个疯狂的、极具鼓动性的计划,我们正在见证它的最后一搏;这也是一个不计后果的想法,让一个拥有80亿人口的星球24小时不间断地消耗电力,却以为这么做不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一如今已经随处可见。


2004年,回嘴社(the Retort Collective)出版《受挫的势力:战争新时代里的资本与景象》(Afflicted Powers:

Capital and Spectacle in a New Age of War)一书。书中的-

些分析至今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本书对大众媒体在“9·11”事件后如何制造冷漠、促使民众服从进行了分析。对于回嘴社的作者们来说,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全球军事化。他们阐述了“永久战争”战略是如何寻求正常化的,以及媒体如何通过提高战争的曝光率、通过渲染战争无处不在,最终让人们对这些战争习以为常、视而不见。为了说服国内民众,媒体必须把一次又一次无休止的军事干预,说成是“国家对外政治生活的一个固有部分”1“。最后大众对那些遥远地方的平民伤亡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简而言之,战争促进了对资源的掠夺,保障了市场,创造了可以用来剥削的廉价劳动力。回嘴社的作者们揭露了军事干

预双管齐下的策略:在外围,通过军事干预制造失败国家和地区不稳定;在内部,利用一些不那么暴力的方法制造冷谈的民众和顺从的消费者。

毫无疑问,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家恐怖主义和经济掠夺已经开始在国内盛行,用以对付国内的社区和民众。此外,后“911”时期的其他一些特征现在又暴露出来了,尽管在当时还不太明显。永久战争状态的加强恰逢Web2。0的问世和大规模投入使用。出人意料的是,Web2。0支持用户生成内容,支持所谓的参与性互联网文化。对于那些沉溺于网络的数百万网民来说,这种网络配置加速了战争正常化趋势,也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战争的漠视。而同样严重的是,美国建造的可以长期使用的军事基础设施已遍布全球,但大众普遍对此漠不关心。除了少数积极分子外,人们甚至都不愿承认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开发商、土地所有者、设备承包商和能源消费者”15的...


2o07年,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注意到,西方现代化在逻辑上要求全世界都要现代化,任何民族、任何地方都不应摆脱它提出的现代化要求。他写道,西方以现代化的普适性为名义,将其经济和文化模式输出到世界各地,但这个所谓的普适性毫无根据,没有真理的支撑,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不再神圣、不再神秘、不再主观、完全被金融化的世界。这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桃战,“国家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倒退,开始否认自己的价值观…在一个人或一种文化看来有价值的东西,都要被牺牲掉””。但鲍德里亚在书中所指出的问题,其实早已出现。1955年,艾梅·塞泽尔(AiméCésaire)在描述欧洲殖民活动时说:“他们跟我大谈进步、疾病的治愈、公路的修建、生

活水平的提高。而我说的是社会的精髓被榨干、文化被践踏、制度被破坏、土地被没收、宗教被亵渎、伟大的艺术创作被摧毁,以及各种非凡的可能性被抹杀。”8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人类正处于数字时代,更准确地说,是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当所有人都惊叹于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却很少有人思考过它如何被发明出来,受到何种控制,以及对人类的真正影响。

乔纳森·克拉里说出了数字资本主义中显而易见却从未被正视的社会病症,戳穿了人类因科技而快乐的假象。“焦土”意味着一个富有生机的地方退回到贫瘠的状态,同时丧失复苏的能力。人的异化、社会凝聚力的涣散、自然资源的枯竭……这些问题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前所未有地加剧。作者怀着赤子之心,极富洞察力地深挖这个时代的病源,并邀请所有人加入寻找未来出路的队伍!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9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237+)
  • 三星好评(97+)
  • 图文清晰(608+)
  • 快捷(195+)
  • 值得下载(347+)
  • 已买(224+)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5-01-11 19:06:4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冉***兮: ( 2025-01-16 09:51:15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陈***秋: ( 2025-01-04 16:57:54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辛***玮: ( 2025-01-04 09:59:2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常***翠: ( 2025-01-11 13:33:02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詹***萍: ( 2025-01-06 00:37:10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曾***玉: ( 2025-01-16 23:14:2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曹***雯: ( 2024-12-24 17:02:3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谭***然: ( 2024-12-20 07:10:33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